春天是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女性更易患上“心病”。研究显示,女性抑郁症患病率为男性的两倍。这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探讨。
1. 生物学因素
抑郁症的遗传度约为30%-40%,女性的遗传风险高于男性。而且女性在负面生活事件下更容易罹患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等,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出现攻击行为、酗酒、滥用药物等。
从青春期,到怀孕生子,以及绝经期,女性在不同生命周期,都伴随着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在激素剧烈变化期抑郁风险也显著升高。近年来,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经前期综合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2. 心理学因素
从青少年期开始,女性的情绪不稳定性开始显著高于男性,并持续终身。女性更容易经历焦虑,愤怒,内疚和抑郁情绪,应对环境未知结果的抗压能力较差,更有可能将正常情况解释为威胁,将小挫折视作绝境。
对待负面生活事件,女性更倾向于将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欠缺、性格不好,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当情绪低落时,男性喜欢通过运动发泄,比较容易转移注意力,女性不愿意多活动,反复思虑情绪低落的原因并给出各种解释,导致重复体验伤痛,这也会延续抑郁情绪。
相对男性,女性有更强烈的同情心,更渴望亲密的人际关系和他人的认同。女性也比男性更能忍受生活事件带来的痛苦,更多地把感情花费在人际关系中,面对失败更容易责备自己。因此遇到了同等的负性生活事件,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3. 社会环境因素
一方面,社会对于一个“好女人”的要求比好男人苛刻得多。对女性在职场上的要求已经和男性几乎平等,但与此同时,家庭的责任还是会更多地压在女性身上。当女性面临家庭与事业的冲突时,事业上的投入却往往带来恐惧感和内疚感,仍然是很多男人不曾背负的。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性别不平等的现象仍然普遍,针对女性的暴力,包括躯体/性虐待、强奸、性绑架等,屡见不鲜,在某些地区还存在强迫结婚及生育等,都可能升高女性罹患抑郁的风险。相比于男孩,女孩遭受童年期性虐待的风险更高,成年以后更容易出现抑郁。
前不久,奥普拉·温弗里在演讲中提到女性“有孩子要养育,有账单要支付,还有梦想要追寻”,这正是当代女性的真实生活写照。在多重角色冲突之下,众多严苛的要求和期待之下,女性还是得首先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爱护自己,远离抑郁。
(编辑:夏岚)
免责声明:本篇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网站不负责任何法律责任。联系方式:QQ:3098026269
- 63岁的她凭什么“拿下”39岁法国史上最年轻总统?
- 美方回应“中国留学生因聊天记录被遣返”
- 清洁面膜排行榜4强 分享四款清洁面膜塑造净白瓷
- 女人三十岁后最不该做这件事
- 改变气质,从一枚蝴蝶结发饰开始
- 刘诗诗婚纱照珠宝价值72万 钻戒象征无限宠爱
- 范冰冰魅惑广告大片 极致演绎最美中国风
- 雅诗兰黛宣布唐嫣为中国区彩妆大使
- 终于来了,职场OL年末必学年会妆
- 比奶奶灰更洋气的“Snowlight”,还不快点染起来
- 涂完防晒脸油油 怎么上妆?
- 非诚女索要下台费 女嘉宾回应撒娇开玩笑惹火烧身
- 爱情会开始,也会结束
- 个人奥运第5金!吴敏霞双人3米板夺冠成跳水第一
- 樊蕊穿深V礼服亮相时尚秀美丽“冻人”
- 白色情人节 你想好送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