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悲鸿(1895~1953) | 尺寸 | 129×77cm;129×33cm×2 |
---|---|---|---|
作品分类 | 中国书画>绘画 | 创作年代 | 1935年作 壬午(1942)年作 |
估价 | RMB 12,000,000-15,000,000 | ||
专场 | 云集——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 拍卖时间 | 2020-09-23 |
拍卖公司 |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会 | 2020朵云轩120周年庆典拍卖会 |
画款: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健生将军惠存。廿四年秋,悲鸿。 对联款识:健生先生雅正。壬午仲春,悲鸿。 印鉴:徐悲鸿、悲鸿 |
|||
说明 |
对联释文:遗世独立,御风而行。 说明:上款人为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广西临桂县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著名军事家。属国民党“桂系”,地位仅次于李宗仁。 1935年,身处南京的徐悲鸿毅然丢下南京中央大学的职务奔走广西,当时的广西在“新桂系”的领导下,无论在军事或教育领域都是十分超前的,在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下更是积极响应民众的呼声,为国家雪耻,为民族争生存。徐悲鸿在广西生活期间,被广西省政府聘为顾问,备受桂系将领的礼待,资其办学、住房,而作为画家则往往酬之以画。徐悲鸿擅画马声名远播,朵云轩推出的《神骏图》与《行书四言》联是徐悲鸿初到广西时为“战神”白崇禧所写的作品。白崇禧(1893- 1966),字健生,广西桂林临桂区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作品款署“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竞爽亦徒然”,与鼓励不同,这句话似有一种迷茫的悲意。1924年,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表达的是对国事、时局以至社会疾苦的深刻体会。此番南京赴桂如同天涯之旅,心中羁绊当托与何人,无限的哀伤亦是徒然,“危亡之际”所指如非国难又当何者?徐悲鸿当时必然带着一种无奈的家国愁思来到广西寻找救国的希望,并通过绘画将心境诉诸于桂系将领,善战的白将军正是他的重要表达对象。在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下,“新桂系”与当时中央政府的“消极政策”(不抵抗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徐悲鸿是一位满怀家国抱负的艺术家,面对李宗仁的邀约他自然欣然前往。徐悲鸿画马声名远播,身为将领的“广西三杰”(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更是好马之人,三人中白崇禧最好驰马,尤好名马,有“回头望月”、“乌云盖雪”等名驹。此次朵云轩120周年庆典拍所甄选的这两件为白崇禧所写的作品是徐悲鸿内心的写照,无论是1937年写给白将军赴南京的联语,亦或是1942年复写予白将军的“遗世独立,御风而行”联语亦如是,无不是为了鼓舞我民族的抗战精神而努力。 |
||
二维码 |
业务合作: 80480998-888/837 fyz@artron.net 责任编辑: 张天宇010-84599636-846 zty@artron.net